노란장미의 사는 이야기 그리고 80518

2. Humanities/26_北韓과中國

上将名单

忍齋 黃薔 李相遠 2012. 11. 16. 15:55
반응형


上将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中国人民解陆军上将肩章(2007-)  
中国人民解陆军上将肩章(2007-)

上将为许多国家将级军官中最高级别的军衔称号。最早的俄军上将军衔由彼得一世设立,根据1716年陆军条令规定,俄军上将担任总司令官,级别相当于元帅,有权领导将军“军事会议”。中国军衔制历史中,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时期、国民政府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军队都有设立上将军衔。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上将为许多国家将级军官中最高级别的军衔称号。上将在英语中与“将军”为同一个词(General),但在法、德等语中则是在将军之后加一个名词或形容词构成,法语为“集团军将军”(Gneraldarmee),德语为“最高的将军”(Generaloberst)。
  最早的俄军上将军衔由彼得一世设立,根据1716年陆军条令规定,俄军上将担任总司令官,级别相当于元帅,有权领导将军“军事会议”。随着军队规模的扩大和国家军事体制的发展,有的国家遂将上将区分为几个等级。最早是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授予潘兴五星上将称号,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和大战结束后,授予马歇尔等9人以五星上将称号,其中陆军5名,空军1名,海军3名。
  中国军衔制历史中,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时期、国民政府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军队都有设立上将军衔。

编辑本段中华民国时期

北洋政府时期

  1912年8月,北洋政府颁布《陆军官佐士兵等级表》,军官军衔设三等九级。其中将官设置为:上将中将少将。上将为将官最高级别,同时也是最高军衔级别。
  北洋政府还有两个特殊的规定,其中:
  虚衔规定:将官衔在正式授予之前,可以先加一个虚衔,即陆军上校可加少将衔,陆军少将可加中将衔,陆军中将可加上将衔。如护国名将蔡锷,为陆军中将加上将衔。
  追赠军衔的规定:军官作战阵亡或病逝后,依其生前业绩,可以追赠高一级的军衔,如中将可以追赠上将。

国民政府时期

  1931年4月,国民党政府颁布《陆军军官佐及士兵等级表》,沿用北洋政府时期的军衔制,衔级和衔称都不变。当时授军衔没有统一的机构,国民政府可以授,总司令部可以授,军事委员会可以授,甚至上级机关或军政长官也可以授。另外,当时军衔和职务相比,衔高职低的情况比较普遍,军长大都授上将。一些地方军阀,也自封为上将。1933年,当时蒋介石在一次纪念周上讲话说:“国民党军队同列强相比,战斗力特弱而将官特多,上将都数不清了。”
  为了整顿军队军衔混乱状况,以适应其军事上的需要,国民政府决定对军衔进行修订。1934年7月和1935年1月,国民政府重新制定了陆、海、空军《官制表》和《士兵等级表》。1935年3月,颁布了新的军衔等级表,把上将分为一级上将二级上将,增设特级上将。特级上将,只授予蒋介石1人;一级上将,授予阎锡山冯玉祥张学良何应钦李宗仁朱培德唐生智陈济棠陈绍宽胡宗南白崇禧等人。
  特级上将、一级上将和二级上将常服的军衔标志,抗日战争结束前都是金版领章上缀3颗三角星。抗战以后,常服的军衔标志,由领章改为肩章,二级上将为3颗五角星,一级上将、特级上将分别为4颗星、5颗星。因此,也分别被俗称为“三星上将”、“四星上将”、“五星上将”。也有人是死后才被追赠的,如张自忠廖磊等;还有人生前死后都未正式晋升二级上将,如钱大钧罗卓英等。[1]

编辑本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发展历程

  1955年2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式实行军衔制。其中,将官设置为:大将、上将、中将少将。上将为将官中的第二个级别。[2]
  1965年5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取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制的决定》,1965年6月1日开始实施。
  1988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决定恢复军衔制,并通过《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军衔条例规定,上将分为一级上将和上将两个级别,一级上将空缺未授予。[3]
  1994年5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的决定,不再设一级上将。修改后的军衔设3等10级,即将官:上将、中将、少将;校官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尉官上尉中尉少尉。上将为最高军衔。[4]
  上将军衔根据不同兵种分为:陆军上将、海军上将、空军上将。
  1995年7月,中央军委批准,武警部队总部升格为正大军区级,由此设立武警上将警衔
  陆军上将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现行军衔制中陆军最高军衔。军衔条例规定,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央军委委员、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一律授予陆军上将军衔。陆军上将还是正大军区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正大军区职包括副总参谋长、总政治部副主任、总后勤部部长、总后勤部政委、总装备部部长、总装备部政委、大军区司令员、大军区政委等。
  海军上将为海军正大军区职军官的主要军衔,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现行军衔制中海军最高军衔,一般只授予海军司令员、海军政治委员。
  空军上将为空军正大军区职军官的主要军衔,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现行军衔制中空军最高军衔。空军上将军衔一般只授予空军司令员、空军政治委员。
  武警上将为正大军区职警官的主要警衔,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现行军衔制中武警部队最高警衔。武警上将一般授予武警部队司令员、武警部队政治委员。

军衔标识

  1.“55式”军衔上将肩章
  
  陆海空军上将常服肩章(1955—1965)

陆海空军上将常服肩章(1955—1965)

陆军上将军衔主要标识为,金黄色肩章两佩镶红色边饰,肩章底版上缀有三枚星徽。
  海军上将军衔主要标识为,金黄色肩章两佩镶代表海军的黑色边饰,肩章底版上缀有三枚星徽。
  空军上将军衔主要标识为,金黄色肩章两佩镶代表空军的蓝色边饰,肩章底版上缀有三枚星徽。
  此套肩章式样自1955年起用,到1965年废止。
  2 .“88式”军衔上将肩章
  1988年重新实行军衔制时,上将分为一级上将和上将两个级别,一级上将空缺未授。1994年撤销一级上将军衔。
  一级上将
  
  陆海空军一级上将常服肩章(1988~1994)

陆海空军一级上将常服肩章(1988~1994)

陆军一级上将军衔主要标识为,金黄色肩章两佩镶有红色边饰,肩章底版上缀有仿刺绣金色枝叶和四颗金色星徽。
  海军一级上将军衔主要标识为,金黄色肩章两佩镶有代表海军的黑色边饰,肩章底版上缀有仿刺绣金色枝叶和四颗金色星徽。
  空军一级上将军衔主要标识为,金黄色肩章两佩镶有代表空军的蓝色边饰,肩章底版上缀有仿刺绣金色枝叶和四颗金色星徽。
  上将
  
  陆海空军上将常服肩章(1988~2007)

陆海空军上将常服肩章(1988~2007)

陆军上将军衔主要标识为,金黄色肩章两佩镶有红色边饰,肩章底版上缀有仿刺绣金色枝叶和三颗金色星徽。
  海军上将军衔主要标识为,金黄色肩章两佩镶有代表海军的黑色边饰,肩章底版上缀有仿刺绣金色枝叶和三颗金色星徽。
  空军上将军衔主要标识为,金黄色肩章两佩镶有代表空军的蓝色边饰,肩章底版上缀有仿刺绣金色枝叶和三颗金色星徽。
  此套肩章自1988年起用,至2007年更换07式军服时停止使用。
  3 .“95式”武警上将肩章
  
  武警上将常服肩章(1995~2007)

武警上将常服肩章(1995~2007)

武警上将警衔主要标识为金黄色肩章底版上缀有仿刺绣金色枝叶和三颗金色星徽。
  “95式”武警上将肩章自1995年起用,至2007年更换07式军服时停止使用。
  4 .“07军衔上将肩章  
2007年7月3日,全军军服调整改革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经党中央、中央军委批准,全军部队将从2007年8月1日起,开始陆续换穿07式军服。
  07式军服的军衔肩章在保持原有图案不变的基础上,主要对肩章底色作了改革。
  
  陆海空军上将常服肩章(2007~)

陆海空军上将常服肩章(2007~)

陆军上将军衔主要标识为,松枝绿色肩章底版上,缀有金色枝叶和三颗金色星徽。
  海军上将军衔主要标识为,深藏青色肩章底版上,缀有金色枝叶和三颗金色星徽。
  空军上将军衔主要标识为,深蓝灰色肩章底版上,缀有金色枝叶和三颗金色星徽。[5]

授衔情况

  1955年8月27日,中央军委授予萧克等55人上将军衔,后于1956年、1958年分别补授王建安李聚奎上将军衔。1965年取消军衔制。
  198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恢复军衔制,1988年9月14日,授予洪学智等17位高级军官上将军衔。洪学智也是唯一被两次授予上将军衔的高级军官。
  在此之后,中央军委先后举行了17次晋升高级军官警官上将军衔警衔仪式。
  1993年6月7日,晋升6位高级将领上将军衔。
  1994年6月8日,晋升19位高级将领上将军衔。
  1996年1月23日,晋升4位高级将领上将军衔。
  1998年3月27日,晋升10位高级军官警官上将军衔警衔。
  1999年9月29日,晋升中央军委委员郭伯雄、徐才厚上将军衔。
  2000年6月21日,晋升16位高级军官警官上将军衔警衔。
  2002年6月2日,晋升7位高级军官上将军衔。
  2004年6月20日,中央军委在北京中南海举行晋升上将军衔警衔仪式,晋升15位高级军官警官上将军衔警衔。
  2004年9月25日,中央军委在北京八一大楼举行晋升上将军衔仪式,晋升张定发、靖志远上将军衔。
  2006年6月24日,晋升10位高级军官上将军衔。
  2007年7月6日,中央军委在北京八一大楼举行晋升上将军衔仪式。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颁发命令状,晋升3位高级军官上将军衔。
  2007年11月2日,中央军委在北京八一大楼举行晋升上将军衔仪式。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颁发命令状,晋升时任中央军委委员、总装备部部长常万全上将军衔。
  2008年7月15日,中央军委在北京八一大楼举行晋升上将军衔仪式。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颁发命令状,晋升3位高级军官上将军衔。
  2009年7月20日,中央军委在北京八一大楼举行晋升上将军衔仪式。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颁发命令状,晋升3位高级军官上将军衔。
  2010年7月19日,中央军委在北京八一大楼举行晋升上将军衔仪式。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颁发命令状。晋升11位高级军官上将军衔。
  2011年7月23日,中央军委在北京八一大楼隆重举行晋升上将军衔仪式,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向晋升上将军衔的同志颁发命令状。晋升6位高级军官上将军衔。
  2012年7月30日,中央军委在北京八一大楼隆重举行晋升上将军衔警衔仪式。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向晋升上将军衔警衔的同志颁发命令状。晋升6位高级军官警官上将军衔警衔。[6]
  截止2011年7月23日,共有141名高级军官警官被授予上将军衔警衔。自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和1988年恢复军衔制以来,已有197位高级军官警官被授予上将军衔警衔。[7]

上将名单

  1955年8月27日授予(55人)
  萧克(1907.07.14—2008.10.24),时任国防部副部长兼训练总监部副部长。
  李达(1905.10—1993.08),时任国防部副部长兼训练总监部副部长。
  张宗逊(1908.02.07—1998.09.14),时任副总长兼训练总监部副部长。
  李克农(1899—1962.02.09),时任副总长兼外交部副部长。
  王震(1908—1993.03.12),时任副总长兼铁道兵司令、政委。
  许世友(1905.02.28—1985.10.22),时任副总长兼南京军区司令。
  邓华(1910.04.28—1980.07.03),时任副总长兼沈阳军区司令。
  彭绍辉(1906.09.06—1978.04.25),时任副总长兼训练总监部副部长。
  张爱萍(1910.01.09—2003.07.05),时任副总长。
  杨成武(1914.10.08—2004.02.14),时任副总长兼北京军区司令、防空军司令。
  韩先楚(1913—1986.10.03),时任副总长。
  李涛(1905.09.04—1970.12.20),时任总参三部部长。
  傅秋涛(1907.08.03—1981.08.25),时任总参队列部长。
  王平(1907—1998.02.08),时任总参动员部长。
  吕正操(1905.01—2009.10.13),时任总参军事交通部长。
  傅钟(1900.06.23—1989.07.28),时任总政副主任。
  肖华(1916.1.21—1985.08.12),时任总政副主任兼总干部部副部长。
  甘泗淇(1903—1964.02.05),时任总政副主任。
  宋任穷(1909—2005.01.08),时任总干部部副部长。
  赖传珠(1910.04.03—1965.12.24),时任总干部部副部长。
  洪学智(1913.02.02—2006.11.20),时任总后副部长。
  周士第(1900.9.9—1979.6.30),时任训练总监部副部长兼军外训练部长。
  郭天民(1905—1970.05.26),时任训练总监部副部长兼军事出版部长。
  周纯全(1905.10.08—1985.07.28),时任武装力量监察部副部长。
  杨至诚(1903.11.30—1967.02.03),时任武装力量监察部副部长。
  陈再道(1909.01.24—1993.04.06),时任武装力量监察部副部长兼武汉军区司令、湖北军区司令员。
  陈奇涵(1897.09.23—1981.06.19),时任军事法院院长。
  王宏坤(1909.01.22—1993.08.20),时任海军副司令。
  苏振华(1912.06.02—1979.02.07),时任海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刘亚楼(1910.03.12—1965.05.07),时任空军司令。
  刘震(1915.03.03—1992.08.20),时任空军副司令。
  陈锡联(1915.01—1999.06.10),时任炮兵司令。
  韦国清(1913.09.02—1989.06.14),时任驻越南军事顾问团团长公安军副司令。
  陈士榘(1909.04.14—1995.07.22),时任工程兵司令。
  陈伯钧(1910—1974),时任军事学院副院长。
  钟期光(1909.01—1991.05.22),时任军事学院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宋时轮(1907.09.10—1991.09.17),时任总高级步校校长。
  朱良才(1900.09.27—1989.02.22),时任北京军区政委。
  董其武(1899.11.27—1989.03.03),时任69军军长。
  唐亮(1910.06.13—1986.11.20),时任南京军区政委。
  叶飞(1914—1999.04.18),时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兼福建军区司令。
  杨得志(1911—1994.10.25),时任济南军区司令。
  王新亭(1908.12.23—1984.12.11),时任济南军区政委代司令员。
  黄永胜(1910—1983.04.26),时任广州军区司令。
  李天佑(1914.01.08—1970.09.27),时任广州军区副司令兼广西军区司令。
  陈明仁(1903.04.07—1974.05.21),时任55军军长。
  贺炳炎(1913.02.05—1960.07.01),时任成都军区司令。
  阎红彦(1909—1967.01.08),时任成都军区第一副政委。
  谢富治(1909—1972.03.26),时任昆明军区司令兼政委。
  陶峙岳(1892.9.18—1988.12.26),时任新疆建设兵团司令。
  乌兰夫(1906.12.23—1988.12.08),时任内蒙古军区司令、政委。
  周桓(1909.02.22—1993.10.27),时任沈阳军区政委。
  杨勇(1912.08—1983.01.06),时任志愿军司令。
  李志民(1906.07.09—1987.11.16),时任志愿军政委。
  赵尔陆(1905.06.04—1967.02.02),时任二机部长。
  1956年授予(1人)
  王建安(1907.11.08—1980.07.25),时任沈阳军区副司令员。
  1958年授予(1人)
  李聚奎(1904.12.31—1995.6.25),时任总后勤部政治委员。
  1988年9月14日授予(17人)
  洪学智(1913.02.02—2006.11.20),时任中央军委委员。
  刘华清(1916.10—2011.01.14),时任中央军委委员。
  秦基伟(1914.11—1997.02.02),时任中央军委委员。
  迟浩田(1929.07—),时任中央军委委员、总参谋长。
  杨白冰(1920.09—),时任中央军委委员、总政治部主任。
  赵南起(1927.04—),时任中央军委委员、总后勤部部长。
  徐信(1921.03—2005.11.18),时任副总参谋长。
  郭林祥(1914.09.18—2010.4.25),时任中央军委纪委书记、总政治部副主任。
  尤太忠(1918.12—1998.07.24),时任中央军委纪委第二书记。
  王诚汉(1917.12—2009.11.20),时任军事科学院政治委员。
  张震(1914.10.5—),时任国防大学校长。
  李德生(1916—2011.05.08),时任国防大学政治委员。
  刘振华(1921.07—),时任北京军区政治委员。
  向守志(1917.11—),时任南京军区司令员。
  万海峰(1920.09—),时任成都军区政治委员。
  李耀文(1918.05—),时任海军政治委员。
  王海(1925.11—),时任空军司令员。
  1993年6月7日晋升(6人)
  张万年(1928.08—),时任中央军委委员、总参谋长。
  于永波(1931.09—),时任中央军委委员、总政治部主任。
  傅全有(1930.11—),时任中央军委委员、总后勤部部长。
  朱敦法(1927.09—),时任国防大学校长。
  张连忠(1931.06.23—),时任海军司令员。
  曹双明(1929.08—),时任空军司令员。
  1994年6月8日晋升(19人)
  徐惠滋(1932.12.09—2005.01.05),时任副总参谋长。
  李景(1930.03—),时任副总参谋长。
  杨德中(1921—2000),时任总参谋部警卫局局长。
  王瑞林(1930.01—),时任总政治部副主任。
  周克玉(1929.01—),时任总后勤部政治委员。
  丁衡高(1931.02.03—),时任国防科工委主任。
  戴学江(1930.02—),时任国防科工委政治委员。
  李文卿(1930.05—2009.06.14),时任国防大学政治委员。
  王克(1931.08—),时任沈阳军区司令员。
  李来柱(1932.11—),时任北京军区司令员。
  谷善庆(1931.11—),时任北京军区政治委员。
  刘精松(1933.07—),时任兰州军区司令员。
  曹芄生(1930—),时任兰州军区政治委员。
  张太恒(1931.03.05—2005.01.29),时任济南军区司令员。
  宋清渭(1929.03—),时任济南军区政治委员。
  固辉(1930.10—),时任南京军区司令员。
  李希林(1930.10—),时任广州军区司令员。
  史玉孝(1933.04—2005.02.12),时任广州军区政治委员。
  李九龙(1929.03—2003.11.29),时任成都军区司令员。
  1996年1月23日晋升(4人)
  周子玉(1935.11—),时任总政治部副主任兼中央军委纪委书记。
  于振武(1931.07—),时任空军司令员。
  丁文昌(1933.10—),时任空军政治委员。
  隋永举(1932.11—),时任第二炮兵政治委员。
  1998年3月27日晋升(10人)
  曹刚川(1935.12—),时任国防科工委主任。
  杨国梁(1938.03—),时任第二炮兵司令员。
  张工(1935.07—),时任军事科学院政治委员。
  邢世忠(1938.09—),时任国防大学校长。
  王茂润(1936.05—2008.10.17),时任国防大学政治委员。
  李新良(1936.11—),时任北京军区司令员。
  方祖岐(1935.10—),时任南京军区政治委员。
  陶伯钧(1936.12—2009.1.18),时任广州军区司令员。
  张志坚(1934.05—),时任成都军区政治委员。
  杨国屏(1934.10—),时任武装警察部队司令员(武警部队组建后第一位上将)。
  1999年9月29日晋升(2人)
  郭伯雄(1942.07—),时任中央军委委员。
  徐才厚(1943.06—),时任中央军委委员。
  2000年6月21日晋升(16人)
  隗福临(1938.02—),时任副总参谋长。
  吴铨叙(1939.04—),时任副总参谋长。
  钱树根(1939.03.29—),时任副总参谋长。
  熊光楷(1939.03—),时任副总参谋长。
  唐天标(1940.10—),时任总政治部副主任。
  袁守芳(1939.01—),时任总政治部副主任。
  张树田(1939.10—),时任总政治部副主任。
  周坤仁(1937.09—),时任总后勤部政治委员。
  李继耐(1942.07—),时任解放军总装备部政委。
  石云生(1940.01—),时任海军司令员。
  杨怀庆(1939.02—),时任海军政治委员。
  刘顺尧(1939.12—2002.12.30),时任空军司令员。
  王祖训(1936.05—),时任军事科学院院长。
  杜铁环(1938.08—),时任北京军区政治委员。
  廖锡龙(1940.06—),时任成都军区司令员。
  徐永清(1938.08—),时任武装警察部队政治委员。
  2002年6月2日晋升(7人)
  乔清晨(1939—),时任空军司令员。
  温宗仁(1940.10—2008.03.13),时任军事科学院政治委员。
  钱国梁(1940.01—),时任沈阳军区司令员。
  姜福堂(1941.10—),时任沈阳军区政治委员。
  陈炳德(1941.07—),时任济南军区司令员。
  梁光烈(1940.12—),时任南京军区司令员。
  刘书田(1940.12—),时任广州军区政治委员。
  2004年6月20日晋升(15人)
  葛振峰(1944.10—),时任副总参谋长。
  张黎(1943.11—),时任副总参谋长。
  由喜贵(1939.09—),时任中央警卫团团长。
  张文台(1942.07—),时任总后勤部政治委员。
  胡彦林(1943.01—),时任海军政治委员。
  郑申侠(1942.07—),时任军事科学院院长。
  赵可铭(1942.10—),时任国防大学政治委员。
  朱启(1942.05—),时任北京军区司令员。
  李乾元(1942.03.12—),时任兰州军区司令员。
  刘冬冬(1945.10—),时任济南军区政治委员。
  雷鸣球(1942.06—),时任南京军区政治委员。
  刘镇武(1944.04—),时任广州军区司令员。
  杨德清(1942.09—),时任广州军区政治委员。
  吴双战(1945—),时任武装警察部队司令员。
  隋明太(1942.09—),时任武装警察部队政治委员。
  2004年9月25日晋升(2人)
  张定发(1943.12—2006.12.14),时任中央军委委员、海军司令员。
  靖志远(1944.12—),时任中央军委委员、第二炮兵司令员。
  2006年6月24日晋升(10人)
  刘永治(1944.11—),时任总政治部副主任。
  孙忠同(1944.10—),时任总政治部副主任兼中央军委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
  迟万春(1946.04—),时任总装备部政治委员。
  邓昌友(1947.02—),时任空军政治委员。
  彭小枫(1945.02—),时任第二炮兵政治委员。
  裴怀亮(1941.05—),时任国防大学校长。
  符廷贵(1944.08—),时任北京军区政治委员。
  喻林祥(1945.01—),时任兰州军区政治委员。
  朱文泉(1942.10—),时任南京军区司令员。
  王建民(1942.11—),时任成都军区司令员。
  2007年7月6日晋升(3人)
  许其亮(1950.03—),时任副总参谋长。
  孙大发(1945.11—),时任总后勤部政治委员。
  吴胜利(1945.08—),时任海军司令员。
  2007年11月2日晋升(1人)
  常万全(1949.01—),时任中央军委委员、总装备部部长。
  2008年7月15日晋升(3人)
  刘振起(1946.05—),时任总政治部副主任。
  黄献中(1945.12—),时任沈阳军区政治委员。
  范长龙(1947.05—),时任济南军区司令员。
  2009年7月20日晋升(3人)
  马晓天(1949.08—),时任副总参谋长。
  刘源(1951—),时任军事科学院政治委员。
  张海阳(1949.07—),时任成都军区政治委员。
  2010年7月19日晋升(11人)
  章沁生(1948.05—),时任副总参谋长。
  童世平(1947.07—),时任总政治部副主任兼中央军委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
  李安东(1946.07—),时任总装备部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兼总装备部副部长。
  刘成军(1950—),时任军事科学院院长。
  王喜斌(1948.02—),时任国防大学校长。
  房峰辉(1951.04—),时任北京军区司令员。
  王国生(1947.02—),时任兰州军区司令员。
  赵克石(1947.11—),时任南京军区司令员。
  陈国令(1947.06—),时任南京军区政治委员。
  张阳(1951.08—),时任广州军区政治委员。
  李世明(1948.12—),时任成都军区司令员。
  2011年7月23日晋升(6人)
  孙建国(1952.02—),时任副总参谋长。
  侯树森(1950—),时任副总参谋长。
  贾廷安,时任总政治部副主任。
  刘晓江(1949.12—),时任海军政治委员。
  张又侠(1950.07—),时任沈阳军区司令员。
  李长才(1950—),时任兰州军区政治委员。[8]
  2012年7月30日晋升(6人)
  杜金才(1952.10—),时任总政治部副主任。
  刘亚洲(1952.10.19—),时任国防大学政治委员。
  杜恒岩(1951.07—),时任济南军区政治委员。
  田修思(1950.02—),时任成都军区政治委员。
  王建平(1953.12—),时任武警部队司令员。
  许耀元(1952.12—),时任武装部队政治委员。[9]


반응형